《王莹的《衣羽》》一文提到:“一年以后,王莹重返上海,加入电通影片公司,主演电影《自由神》(夏衍编剧),同样大受欢迎。然后发生的事,关心一九三年代文艺的想必都已熟悉,一九三六年十一月王莹主演夏衍的名剧《赛金花》,‘轰动了上海文化界一直到最落后的小商人’,而蓝苹(江青)争演主角赛金花未成,种下了王莹在“文革”中惨遭迫害的祸根。”
摘录一段。
出来混,迟早是要“还”的
2019-05-15 星期三〖0/1504〗 Read more>>
在《宋春舫的《从莎士比亚说到梅兰芳》》一文中提到:“宋春舫在话剧创作上也作过有益的尝试……他还写过一部极短的‘未来派三幕剧’的《盲肠炎》”。在《徐祖正的《兰生弟的日记》》一文中提到:“《骆驼》第一集延至一九二六年七月才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,虽然姗姗来迟,还是令人刮目相看。第一集上刊登了周作人的译作《希腊牧歌抄》和《论左拉》(霭理斯著)、徐祖正的中篇小说《兰生弟的日记》沈尹默的《秋明小词》和陶晶
2019-05-14 星期二〖0/1436〗 Read more>>
《拾遗小笺》(陈子善著,海豚出版社出版,889x1194 32开本,6.625印张,103K字,2014年5月1版1印,价46元),布绒面精装。
全书共分三编,上编为替“海豚书馆文艺拾遗”系列十三种所写的“出版说明”,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字数篇;中编为对翻译家傅雷先生的“拾遗”;下编为对作家施蛰存先生的“拾遗”。
这是作者主持海豚出版“文艺拾遗”系列时所撰之文,是一部
2019-05-13 星期一〖0/1429〗 Read more>>
《三十一岁》的文笔最轻松流畅且老道自如。说一位父亲离了两次婚,前后娶了三个三十一岁的女人,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儿子。三父子一起喝酒时有一对话,比较长,现迻录如下:
“儿子啊,怎么样?”老爸拿着新的酒杯回来,问道。
“这鸡味道不错。”弟弟语气平淡地回答。
“我不是问你食物,是我的新太太。”
2019-05-12 星期日〖0/1391〗 Read more>>
©2006-2023 TH